发布时间:2025 08/29
不锈钢无缝管在生产中出现折叠是一个需要从原料→工艺→设备→质量检测全流程控制的系统性工程。
折叠通常表现为管材表面直线或螺旋状的连续纹路,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。
预防折叠问题就从下面几点着手:
一.原料质量控制
原料质量是预防折叠问题的第一道防线。管坯本身存在的折叠、表面夹杂、严重刮伤和裂缝等缺陷,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会随着延伸而显现为折叠缺陷。因此必须对每
批管坯进行100%的修磨检查,特别是要仔细处理修磨处的棱角,避免这些部位在变形过程中成为折叠的起点。对于皮下气泡深度超过0.5mm的管坯应予以报废,因为
这类内部缺陷在轧制过程中极易发展为折叠。此外,钢的化学成分也至关重要,砷、锡、锑等有害元素含量必须严格控制,采用炉外精炼甚至电渣重熔工艺能显著提
升钢的纯净度,从源头上减少折叠产生的可能性。
二.工艺参数优化
工艺控制是预防折叠的核心环节。加热工序中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材料变形不均,进而产生折叠。预热温度应控制在70-80℃范围内,确保管坯受热均匀,避免局部
过热或加热不足。轧制过程中要精确调整各机架的变形量分配,保持变形均匀性,特别是要控制好轧辊的孔型精度和润滑状态,防止因摩擦不均导致的材料流动异常
。对于冷拔工序,模具的硬度和光洁度至关重要,建议使用硬度≥HRC62的钨钢模具,并定期检查模具状态,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模具。此外,工艺参数的设置还需
考虑材料特性,不同牌号的不锈钢可能需要差异化的温度、速度和变形量组合。
三.设备维护与精度保障
设备状态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。定期检查轧机、穿孔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,确保各部件紧固无松动,传动系统运转平稳。对于轧辊、芯棒等易损件,要建立
严格的更换周期和记录制度,避免因设备老化导致的精度下降。现代生产线应配备在线检测设备,如涡流探伤仪,能够实时监测管材表面质量,及时发现折叠等缺陷
并反馈调整生产工艺。设备维护还包括润滑系统的定期清洁,防止油路堵塞导致润滑不均,以及电气系统的校准,确保温度、压力等控制参数的准确性。特别要注意
的是,设备调整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新的质量问题。
四.质量检测与监控
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是预防折叠的最后保障。外观检查是基础工序,需用肉眼或放大镜仔细观察管材表面,任何可疑的直线或螺旋状纹路都应进一步检测。对于高要
求产品,应采用无损检测技术,如超声波探伤或涡流探伤,这些方法能发现肉眼不可见的微小折叠缺陷。力学性能测试也不可忽视,扩口试验和压扁试验可以评估管
材的塑性,间接反映其内部质量。检测数据应系统记录并分析,建立质量追溯机制,一旦发现折叠问题,能够快速定位到具体的生产批次、工艺参数和设备状态,为
后续改进提供依据。对于检测出的不合格品,必须严格隔离并分析原因,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。
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控制,能够有效预防不锈钢无缝管生产过程中的折叠问题。实际生产中,这些措施需要根据具体设备条件、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适当调
整,形成适合自身生产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。同时,加强员工培训,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,也是确保这些措施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。